-
探索超大小区现代化治理新路径——以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为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城乡建设》杂志2023年第20期刊发文章《探索超大小区现代化治理新路径——以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为例》,反映近年来成都市温江区聚焦城市治理短板,以小区为基本单元,纵深推进小区治理攻坚行动,持续探索超大小区治理新模式,努力形“和谐邻里情·温江一家亲”良好社会氛围,凝聚城市向心力。杂志刊文以温江区涌泉街道超大小区治理实践为例,以期为超大小区治理提供参考。经与作者沟通,本文对刊发《探索超大小区现代化治理新路径——以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为例》原文及插图略作修改,供大家阅读。探索超...2023.11.02
-
专题系列:将物业管理纳入社会治理(三)专题系列:将物业管理纳入社会治理(三)社会治理引领物业管理壮大发展(续)四、社会治理减缓政民冲突因为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属于公共事务与准公共事务范畴,“公信”则是这类事务治理得以持续的核心要素。然而公信的建立,不是只要有了“政府管控”就能实现的。因为公信的实质,乃是各方——包括政府作为一方的——互惠公约的建立与维护。他需要在各方参与、自愿遵守的基础上,共同建立起各方共识的相互透明的“证据体系”(或者说“公据”体系),以持续证明大家在相互互惠中合作,由此公信才能形成。缺乏公信公据,管控式的城市管理难...2019.03.22
-
专题系列:将物业管理纳入社会治理(二)专题系列:将物业管理纳入社会治理(二)社会治理引领物业管理壮大发展一、社会治理改善供需关系社会治理重构政府公信,阻断了不法官员寻租经由物业企业向市场转移的通道,降低了业主居民购买物业管理服务的成本,改善了供需关系。在仅仅具有政府与市场两部门情况下,因为市场受到各种行政监管,市场对政府的监督力度很小。尽管企业对政府寻租也非常不满,但是从自身牟利角度出发,企业宁可选择向消费者转嫁成本也不选择得罪政府而影响今后的市场准入许可。结果企业成为权力寻租向大众转移的通道,甚至有的企业乃至整个行业都借转嫁寻租之...2019.03.21
-
专题系列:将物业管理纳入社会治理(一)专题系列:将物业管理纳入社会治理(一)一、现有的城市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物业管理的发展需要早期的物业管理基本由单位与政府负责。伴随住房商品化,商品房小区的物业管理开始走向市场。随着物权法出台,业主们开始依法行使对小区的共同管理权。于是,物业管理从政府主导的单一主体格局,发展到今天,已经是由政府、市场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格局。主体多元化产生了对政府、社会与市场共同“治理”小区而非政府或企业单边“管理”小区的需要。然而当前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强调“管理”而忽略“治理”,强调“市场...2019.03.12
共4条记录 每页12条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