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和成都市委十四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推动全市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完善“四事四共”议事协商机制,结合四川省成都市民政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社治委、市住建局联合下发《完善小区(院落)民主协商提能增效行动工作方案》,成都市民政局于2021年1月开始启动了全市小区(院落)民主协商提能增效试点小区建设,委托成都市社会组织联合对试点单位开展持续的跟踪指导、技术支持。
2020年以来,成都市民政局联合市级组织以营造小区(院落)民主协商新场景为目标,以构建小区(院落)协商机制为切入点,采用专家线上评审、项目团队线下实地走访相结合方式对全市各区(市)县200余个小区(院落)基层民主协商提能增效创新示范试点点位予以评审,最终评选出67个点位作为试点,经验收合格后批次入选小区(院落)协商示范名单。通过“以评促建、以建促进,以点带面、以面成势”,营造全市小区(院落)协商良好生态。
为了解全市小区(院落)民主协商现状,成都市社会组织联合会通过文献梳理、电话沟通等方式,对国家层面相关政策,北京西城区、浙江温岭、江苏南京等全国民主协商先进城市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参考学习优秀经验,为推进全市小区(院落)民主协商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一定基础。同时结合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 23个区(市)县重点社区、(小区)院落进行调研,收集300多份问卷,在分析问卷基础上,了解小区(院落)民主协商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并提出对策性建议,形成了成都市居民自治报告,为全市小区(院落)协商试点工作开展提供方向性指导。
为提升试点点位协商效能,项目组结合小区(院落)协商的难点、痛点、堵点,通过梳理民主协商政策背景、协商主体、协商内容、协商形式、协商流程(程序)等板块,研发了《成都市小区(院落)民主协商指南》《成都市小区(院落)民主协商创新实践探索暨指导方法汇编》、基层民主协商相关课件;同时以协商漫画、文创产品等居民喜闻乐见方式,创新普及民主协商相关知识的载体。通过研发的系列工具包,形成了系列基层群众自治“教科书”,为全市小区(院落)协商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品牌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立足各试点点位需求,项目组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社区治理、民主协商方面的专家教授,通过全域指导、专题培训、中期拉练、沉浸式工作坊等形式,对成都市各区(市)县民政局、街道(镇)、社区(村)、小区(院落)民主协商创新试点点位的相关负责人进行持续赋能,主要围绕不断拓宽协商平台、整合协商资源、创新协商机制、打造协商阵地、提升协商参与能力等方面展开,实现民主协商赋能小区(院落)治理能力提升,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基层民主协商能力提升赋能培训
社区儿童议事会活动
小区公共议题收集活动
项目执行三年来,项目组对全市小区(院落)基层民主协商示范点位的创新做法及经验进行总结,分类梳理出包括安置小区、老旧院落、商品房小区、农村院落等不同类别的试点点位在民主协商提能增效创新示范工作中,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所涌现的具有实操性的协商方法、完善的协商机制、规范的协商流程、特色的协商场景、丰富的协商成果等,为全市小区(院落)协商提供经验与思路。
“接下来,项目组将立足小区(院落)民主协商实践,着力完善《全市党建引领小区(院落)自治下的民主协商工作导则》,进一步明确协商什么、与谁协商、怎样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运用等,进一步搭建协商民主制度的‘四梁八柱’,构建权责清晰、程序规范、关系顺畅、运行有效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成都市社会组织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中国社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