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全会部署,主动融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成都建设工作大局,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融合发展与治理,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促进发展成果更加有形可感、治理方式更加敏捷精细、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多元、基层基础更加坚实稳固,奋力推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再上新台阶、超大城市“蓉社善治”开创新局面,以“五个走在前列”的奋斗姿态交好助力建设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优异答卷。
01对表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最新部署要求
全面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
·持续深化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网格设置调整和网格党组织建设“回头看”
·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推动物业行业党委区(市)县全覆盖
·推进两新组织“两个覆盖”动态清零
·实施升级区(市)县跨街道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试点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筑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
·实施“蓉城先锋·十百千”城乡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培育计划
·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分类提升
·规范乡村联合体党组织建设,推广“六联六共”工作法
·深入实施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清零消薄集中攻坚行动#—1
·集中力量推进中省财政扶持村和铜鼓村、高兴村试点示范建设
·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
融合推进基层德治法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社区广泛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
动,常态化组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实施社区志愿服务“V光”计划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升级打造社区法律之家
2.0版,巩固“七无”平安社区创建品牌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信访全程代理、人民建议征集、矛盾纠纷排解机制
积极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引导市民共建共享幸福生活
·创新“四事四共”基层议事协商机制
·深化小区(院落)民主协商提能增效行动
02服务中心大局推进重大任务落实
聚焦提升幸福成都内涵,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强化幸福办综合协调作用
·围绕重点领域开展民生项目攻坚
·持续发布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民生项目机会清单
·深化“市民+专业+网络”观察体系建设
·策划开展十大市民点赞项目、满意度测评、云观察等“人民阅卷”系列活动
适应后疫情时代治理需要,全面推行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机制
·完善社区总网格、一般网格、微网格和专属网格“3+1”体系
·健全市、区(市)县、镇(街道)三级微网实格专班运行机制,开展四项攻坚行动
·加快“智慧蓉城·微网实格社会治理平台”建设
·实施机关事业单位万名党员干部进网入格行动
服务大运会筹办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广泛开展“爱成都·迎大运·树文明”社区专项行动
·围绕“迎接大运盛会、争做文明市民、共创文明典范城市”主线,每季度策划开展群众性主题活动
·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小区(院落)攻坚行动
·打造社区级智能化全民健身运动设施示范项目80个、社区运动角100个
·新打造社区花园、最美阳台100个
·提升“天府社区游”IP价值,推出社区游线50条
深度融入“智慧蓉城”战略,加快构建智慧社区治理生态
·探索组建智慧社区发展促进会,搭建智慧社区“场景超市”,开办“智慧社区训练营”,新建智慧社区和智慧小区各46个
·优化提升天府市民云“市民服务总入口”功能,新增市和区(市)县两级服务50项,拓展成德眉资都市圈专区服务3个
03突出公园城市特质营建幸福美好公园社区
推动三类公园社区建设内涵发展
·开展幸福美好公园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建区级示范社区184个
·发布幸福美好公园社区“百强榜单”
·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创新打造一批完整社区样板
推动未来公园社区建设扩面提质
·建立未来公园社区指标评估体系
·推动首批25个未来公园社区示范点位提档升级
·新启动建设50个未来公园社区
·发布2023年成都市未来公园社区投资机会清单
推动主题公园社区建设多样呈现
·完善主题社区与示范社区联动推进机制
·因地制宜建设绿色低碳、文化创意、民主协商、老年友好、青年发展、儿童友好、运动健康、国际时尚等主题公园社区
推动薄弱区域分类治理常态长效
·深化社区分类治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治理巩固提升行动
·持续开展小区党建“四有一化”建设
·新建示范小区200个、评选百佳小区100个
·修订《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新导入信托制物业小区100个
·针对综合投诉量前5%的小区(院落),开展矛盾纠纷集中化解专项整治
04适应市民生活需求提升社区舒适宜居品质
深化社区空间治理提升宜居度
·打造社区微更新项目345个、“金角银边”点位200个、社区美空间50个,举办第五届社区微更新暨社区美空间竞赛活动
·实施老旧院落改造616个,创建“美丽街区”30条、“公园城市示范街区”35条
·推动“碳惠天府”公众减排普惠奖励机制在社区落地,出台《成都市近零碳社区建设指南及场景建设指引》
·新增和提档升级国防和双拥主题公园(广场、街区)30个
·编制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便民指南3.0版,推动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1500台
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升便捷性
·制订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置指引
·制订社区综合体管理运营办法,打造规范化示范性运营点位6个
·新建“蓉易养”社区智慧医养中心15个、 “蓉易托”社区智慧托育中心20个
·探索未成年人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机制,试点建设社区心灵驿站5个
·制订《成都市社区教育服务规范》,打造23个市民游学项目精品孵化基地、23个终身学习型社区
·开展镇村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试点
·推动家庭医生融入微网实格,建立健康管理工作机制
促进社区商业发展增强体验感
·完善社区商业多元业态供给体系
·打造市级示范性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46个,打造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示范圈50个
·举办2023年中国(成都)社区商业发展促进大会,发布年度社区商业项目机会清单
·开发和提质社区生活服务“好项目”20个
05聚焦建设社区共同体深化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健全城乡社区自治共治机制
·规范村(居)民委员会、议事会、监委会工作运行机制
·发挥村(居)民委员会下设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环境和物业管理等委员会作用
·支持居民依据兴趣业缘成立各类“微组织” “自组织”
加大社会多元主体培育力度
·强化天府社创中心和区级社区发展治理支持中心主体孵化、产品研发功能
·建立品牌性、枢纽型社会组织评价指标
·深化社区社会组织三年发展专项行动,开展“十佳社区社会组织服务案例”评选
·发布《成都市社会企业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报告(2018-2022)》,新增认定社会企业30家(品牌社会企业不少于3家)
·规范发展社区社会企业,支持成都市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会参与社区社会企业培育发展,新培育社区社会企业23家
拓宽社会参与基层治理渠道
·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机制
·健全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激励引导机制
·落实《支持城乡社区合伙人参与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完善“蓉城社区淘”共营机制
06围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深化基层减负增效改革
·深化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村(社区)减负增效改革
·加快“报表通”建设
·开展“社区干部大家谈一书记院坝会”活动
提高基层应急响应能力
·健全镇(街道)应急状态下统筹区域资源、开展应急处置的政策制度
·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个,实施智慧社区减灾预警项目试点5个
·探索设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安全工作委员会
·加强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常备应急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应急使用机制
夯实基层资源要素保障
·抓好新时代加强镇(街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若干措施落实
·落实《四川省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暂行办法》,深化
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体系建设
·推动市域四级社工服务体系标准化、专业化运行
·发挥都市圈社会治理联盟作用,健全基层治理联席会议制度
·修订社区保障激励资金管理办法
·持续提升区级社区基金会覆盖面,新成立社区基金会3家
·创新盘活国有闲置资产、推动社区空间活化利用的政策措施
加强工作统筹激发创新活力
·全面推行区(市)县党委书记担任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健全落实四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
·聚焦基层治理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分类实施“六微”工程
·优化创新突破项目评选制度
来源:成都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