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2023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
典型案例揭晓
成都9个案例入选
双流区成功上榜
论坛现场,双流还作为
全国五家案例入选单位代表之一
作交流分享并接受了媒体专访
12月10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与中国社区发展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论坛暨2023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
经过专家评议、实地调研、网络展示及公众投票,800余个申报案例中最终确定100个案例入选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并在会上正式发布。
由双流区申报的
《党建引领 凝聚民力 探索小区精细化分类
治理新路径》案例
光荣上榜
近年来,双流区围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代任务,将治理目光精准聚焦到1252个小区院落(商品房小区390个、老旧小区626个、农安小区236个),坚持党建核心引领、激活自治共建力量,系统施策推行小区分类治理机制。
一、以“幸福乐居”为目标,创新商品房小区“1+211”治理机制。
推动构建小区党组织核心引领、业主大会和业主代表大会2个主体依法决策、业主委员会依法执行、监督委员会依法监督的新型治理架构,推动形成“居民意见动态收集→业主代表常态议事→居民监督实时在线→党组织统筹把关”的共建共治机制。目前全区已有66个商品房小区建立“1+211”治理模式,欧城花园小区从住户争相搬离的脏乱差小区蝶变为自治共治有序、环境干净整洁、民族示范融合的幸福样板小区,德商华府天骄小区由外来人口“暂住地”蜕变为青年踊跃参与治理、服务活动常态长效青年共创家园。
▲东升街道白鹤社区欧城花园小区
四川省物业条例修订过程全盘吸收“1+211”先进经验,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宣传推广“欧城花园”小区治理成效,住建部将相关做法作为专刊示范案例推向全国两会现场。
二、以“睦邻友善”为目标,深化农安小区“1+3+1+N”治理机制。
充分考虑农安小区“熟人社会”特性,发挥社区党组织辐射引领作用,应用议事会、管委会、监委会基层治理机制,鼓励社区两委、居民骨干担任“三会”成员,引领物业服务中心、居民自组织参与小区日常管理服务。其中,香榭林居小区深化应用“1+3+1+N”机制,通过社区党组织带头、三会协同联动、居民自发参与,坚持近零碳生长理念,运用架空层打造运动、教育、康养等6类场景,成功创建成都市百佳示范小区,成为双流乃至成都市农安小区治理样板。
▲九江街道万家社区金河绿洲小区
此外,还积极探索“信托制”物业模式,在九江街道金河绿洲小区建立公开透明、开放参与、信义为本的“信托制”物业管理协调机制,引入第三方专业物业公司后推动小区日常运营费用由年均亏损100余万转变为盈余50余万,居民满意度高达98%、信访率为0,相关经验在成都全市推广。农安小区“1+3+1+N”治理机制荣获“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
三、以“美好家园”为目标,强化老旧小区“党组织+院委会”治理机制。
大力推动老旧小区党建“四有一化”建设,推动搭建“党组织+院委会”治理架构,覆盖建立老旧小区“四有一公开”管理机制(有党组织、有自治组织、有自治公约、有自治管理,推行院务公开),实现组织功能覆盖到小区、党员作用发挥在小区、市民诉求解决在小区。截至目前,已经在老旧小区中摸排党员2115名、动员党组织带头人168名、建立党组织178个、建设党群服务阵地143个。欣和苑小区作为1995年建成的典型老旧小区,从建立党组织、选好带头人、发动热心群众开始,一步一步从长期失管、信访突出的困难状况变为“居民心齐气顺、环境提档升级、小区自我造血”的崭新面貌,老“欣和苑”焕发新“幸福里”生机。同时,在景湖苑、棠湖佳苑小区创新探索,试点推行拆墙并院改造,释放公共空间、增设便民设施,全面提升小区舒适宜居、绿色生态等方面功能。
▲东升街道广都社区欣和苑
双流区老旧小区治理相关经验做法在四川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调查与决策》上刊发,并在人民网四川频道宣传推广。
来源:空港社治